湖北日报讯 (记者方通、应城记者程国辉、发现杨丽梅)5月28日从应城博物馆获悉,石拱该市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座单孔石拱桥,桥岁桥拱经万历十一年(1583年)明朝工业部尚书李友子筹集资金建设。保存
该桥位于应城市杨岭镇雷湾村(原孙岭村)河头湾,良好横跨李家河,坚固被村民称为河头湾桥。应城桥长8米,发现宽3.5米,石拱两端低,桥岁桥拱中间高,保存拱形,良好桥拱跨度5米;桥体为青石材质,坚固桥面石板缺失,应城桥拱保存良好;两端引桥比桥面宽,呈“八”形,少量石材有缺陷。
“根据历史记载、桥体材料、桥梁施工技术和村民的介绍,这座桥是由李幼滋组织的熟练工匠建造的,至今仍然非常坚固。据城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1582年,李幼滋称病致仕,回到应城老家河头湾,以“义河先生”的影响力筹集资金,拓宽李家河,改善当地灌溉排水条件,同时修建河头桥,方便村民通行。
该负责人表示,这是应城已知历史上最古老的桥梁,对明代石拱桥建筑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古桥作为当时多个村落进城的交通要道,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经济交流提供了珍贵的物证。博物馆已将此桥注册为文物保护点,后期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通过后将申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古桥进行维修保护。
应城市政协文化历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张灵霞对李幼滋有一定的研究。据李氏族谱记载,元末“江西填湖广”移民迁徙,李幼滋祖一路迁徙到古蒲阳,依水而居,最终定居在河头湾。此后,李氏族人在这里依河居住了600多年。由于李幼滋治理黄河有功,明神宗大悦,感慨李家祖孙三代为官,终于成就了一位贤能臣工,于是御赐“三代尚书”坊表。
顶: 343踩: 47
应城发现石拱桥442岁 桥拱保存良好 它仍然很坚固
人参与 | 时间:2025-07-11 04:05:20
相关文章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而美”法案将加剧美财政赤字
- 安徽省青年科技活动中心活动预览|技术与传统共舞
- 保护金融权益,帮助更好的生活!平安银行合肥分行开展3次·15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 同比增长149% 今年第一季度,合肥港出入境外国旅客创历新高
- 中国驻英国使馆举办“反诈达人,案例防骗”作品征集活动
- 保护金融权益,帮助更好的生活!安徽省平安集团消费者保护联席小组“3·15”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 “青英荟聚·阳帆启航”青阳文化旅游人才嘉年华“宝藏青阳行”笔记大赛,“青阳腔调”短视频达人采风活动启动启动
- 兴业银行滁州分行成功实施首笔股票回购贷款增持业务
- 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美最新关税举措增加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 金融援助皖企远航工业银行合肥分行承担全省外贸领域融资服务对接会
评论专区